如今,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雨刷技术已非常成熟,但这个在雨天行车时必不可少的装置却并非与生俱来。从1885年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到二十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汽车上还并没再次出现雨刷这种装置,司机在雨天驾车时只好开着窗户,由于无法看清路况,常常因此而发生事故。
关于雨刷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1903年,一位名叫玛丽安德森的女性发明了最早的手动雨刷器,这种雨刷需要驾驶员一边驾车行驶,一边转动雨刷擦玻璃。而最早由电力驱动的雨刷则是由另一位名叫夏洛特布里奇福德的女性所发明的,但始终没得到批量生产。直到1923年,现代雨刷才正式在汽车上安装,其最终的发明权被博世公司获得,并将1927年作为正式发明时间。
另一种说法是:美国特瑞科(TRICO)公司的董事长J. R. Oishei在纽约州水牛城的雨夜里撞伤了一名骑自行车的少年,为了杜绝这类意外的发生,他发明了一种金属杆上带着槽状橡胶条的手动雨刷,但对于当时的手动挡汽车而言,一边开车一边摇动雨刷也很危险,于是他又制造出利用真空泵驱动的帮浦式雨刷,但这种雨刷在堵车或停车的时候也会随着停下来。后来,他在1917年成功制造出由电机驱动雨刷连杆的现代雨刷。
在50多年前,就连最高档的汽车雨刷也只有两个挡位:一挡用于阵雨,一档用于暴雨,而若遇到绵绵细雨,它们就会在前风挡上一直刮来刮去,扰乱司机的视线。后来,一位名叫Bob Kearns的美国人在雨中驾车,由于一块香槟酒瓶塞砸到了他的左眼,他必须集中精力才能看清道路情况,当时灵光一现:为什么不能让雨刷像睫毛那样活动呢?于是产生了发明间歇式雨刷的想法。
电影《天才闪光》就是根据Bob Kearns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男主角Robert Kerns在1963年发明间歇式雨刷后,其专利被福特汽车公司盗用,此后二十多年他都投身于捍卫专利权的官司中,涉及到福特、克莱斯勒、通用、奔驰等多家汽车巨头。在此期间,他的家庭支离破碎,他甚至还被关进了精神病院。最终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打赢了这场官司,并获得了1千万美元的赔偿。
除了上述的间歇式雨刷外,目前很多车型上已经配备了感应式自动雨刷系统,它可以依据雨量的大小来自动调节雨刷摆动的速度。这样的雨刷系统中增加了一个雨量传感器,它利用光线在玻璃和雨滴中的散射现象,通过光反射回来的强度判断玻璃上的雨水量。
对于双臂式雨刷而言,通常有三种运动形式,分别是平行式、对向式和交叉式。而单臂式雨刷目前应用较少,一般会出现在一些小型车上。
1.传动机构由减速齿轮和连杆机构组成,减速齿轮即一个蜗轮蜗杆机构,能够最终靠减小转速来增大电机所输出的扭矩,而连杆机构又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雨刷臂的摇摆运动。
2.静位开关也是雨刷系统中很重要的部件,它能够保证在关闭雨刷后,雨刷臂仍旧能回到初始位置,即玻璃的边缘位置,避免妨碍驾驶者的视线.目前大多数车型上采用的都是间歇型雨刷,使用旋转式综合型雨刷开关。将操作杆拉向驾驶者时,不论雨刷臂处在什么位置,都会启动喷水电机,喷出玻璃水;将操作杆往上拨一下为刮一次;将操作杆往下拨时,第一挡为间歇挡,可使雨刷臂间歇摆动(通过操作杆上的旋钮调整间歇时间),第二挡为低速挡,第三挡为高速挡。
4.雨刷臂通过固定螺丝、锁止螺母等方式与连杆机构驱动轴连接,进行摇摆运动。雨刷片则固定在雨刷臂的末端,执行清洁风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