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事先确定可持续发展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政策的协调,可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重要手段。然而,这些协同作用难以被识别和量化。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以确定协同效应并进行定量评估,同时介绍了5类协同增效的类型。该研究将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和马拉维开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战略作为试点研究。研究之后发现,协同作用对总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绩效的贡献在科特迪瓦为7%,在马拉维为0.7%,在塞内加尔为2%。研究估计这些贡献的价值为科特迪瓦国内生产总值的3%、马拉维的0.4%、塞内加尔的0.7%。研究认为,加强对可持续发展规划协同效应的理解,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大量资源的释放。
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愿景和普遍商定的框架,但在短期内是一项代价高昂的任务。研究表明,合理设计的政策组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显著节省本金。该研究介绍的协同评估方法和类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王立伟)
近日,《科学进展》发表文章显示,物种丰度降低和景观简化,将导致ECO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减少,进而对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来自意大利高山环境研究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瑞典农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89个研究构建的全球数据库(涵盖了1475个研究点),分析了在持续的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物种丰富度、授粉、生物虫害防治、土地利用变化对最终产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为,传粉者和天敌的丰富度除了影响ECO中物种的丰度和优势物种外,还与ECO服务功能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景观简化(土地利用变化)对ECO服务的负面影响达50%;物种丰富度降低将导致ECO提供的服务功能减少,进而对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董利苹)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人类活动之前、期间和之后声景的变化,将海洋声音作为一种新的深海保护工具加以实施。近日,相关论文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趋势》上。
深海采矿的目标通常与生物聚集地热点相一致,评估和监测采矿活动对这些热点地区的人为影响及其恢复力,对防止深海独特生态系统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极为必要。
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浅水动物的幼虫常常使用声景,即栖息地特有的集体声音,定位和定居它们喜欢的环境。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指出深海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如热液喷口)的深海资源开发,将对自然声景导致非常严重破坏,以此来降低深海幼虫扩散成功率和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因此,了解和监测深海生物热点聚集地的声景,为测量深海采矿影响提供一个重要的指标。
研究小组敦促全球合作,将声景作为新的深海保护工具,并加大力度研究深海幼虫与声景之间的相互作用。(吴秀平)